2025年4月22日,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土木工程专业193名2025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正式在古都西安拉开帷幕。
首日实习行程紧凑而充实,从建筑前沿技术到岩土专业认知,从学术传承到生活关怀,全面体现了“创新·传承·温度”的主题主线,开启了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工程实践的第一步。
工地课堂——触摸“第四代建筑”的未来脉搏
在陕建锦泓府施工现场,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第四代建筑的核心创新理念,沉浸式了解地下室构造、砌体结构及现浇结构工艺等。在地基施工与结构样板区,项目负责人详细讲解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激发了学生对工程建设的浓厚兴趣。

图1 陕建锦泓府项目
施工样板——课本理论的“三维解码”
在样板展示区域,1:1还原的通风屋顶、构造节点、剪力墙连接等多个实体样板映入眼帘,成为学生们眼中的“立体教科书”。专业教师及项目方代表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等课程内容,现场讲解节点布置、钢筋锚固、结构防护等细节,同学们纷纷驻足拍照、绘图记录,理论知识在现场得到了可视化呈现。近距离观摩实体样板,让学生们了解了课本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入体会了结构设计与施工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图2 参观屋顶通风样板及屋顶构造样板
前辈引航——校友经验点燃行业规划“破局之光”
在陕建锦泓府项目介绍环节,来自2004届的杰出校友结合二十年的从业经历,为学生们全面解析了当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态势,并指明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与路径。她指出,“BIM已成为工程界的通用语言,无人机巡检则是现代工地的标配技术”,鼓励学生夯实技术根基、勇于拥抱数字建造;同时强调绿色低碳的理念,倡导用数据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在职业选择方面,她建议关注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的风口赛道,适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或继续深造,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图3 陕建锦泓府项目介绍
专业联动——走进国内首个工程土展厅,解码岩土工程“基因图谱”
22日下午,实习团队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工程土展厅参观学习。工程土展厅是全球首个以“特殊岩土与工程建设”为主题的专题展厅,系统展示湿陷性黄土、分散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技术。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详细了解了多种典型土质的成因特征与工程性质,亲眼见识了黄土、砂土、黏土、膨胀土等实物样本及其物理性能的对比展示。通过丰富的实物资料与互动模型,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土壤对地基设计和处理工艺的关键影响,拓展了岩土工程的知识维度。

图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图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工程土展厅
晚间查寝走访:师生共话实习体验与成长期许
实习期间,学院党委书记赵惠民同志、学院副院长、建筑工程系主任刘元珍教授与毕业实习指导教师一同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参加实习的同学们。赵惠民详细询问了住宿情况、实习体验及生活安排,并与学生们交流了实习感受与后续安排建议。在严谨与温情交织中,彰显了学院对实习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让学生们深入体会了“严管厚爱”背后的教育温度与育人初心。

图6 学院党委书记赵惠民深入寝室关心实习学生
实习行程紧凑而充实,学生们通过深入棚户区改造、数字能源岛及地铁车辆开发项目现场以及走入高等学府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等多个实习环节,从课堂走入现场、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新一代建筑的接触、岩土工程的认知、校友经验的启发与师生关怀的陪伴,土木学子们在实践一线与精神传承中完成了职业起航的第一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有为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太理土木人的实干与创新篇章。